一九六二年以Harvey Littleton為首,在美國成功地以小坩鍋少量燒熔玻璃,使玻璃得以跳脫機械大量生產的體制,而成為藝術家創作的材質,稱之為「工作室玻璃藝術運動」Studio Glass Art Movement。隨著Harvey Littleton開始教授學生,帶領了第一批學生,如Marvin Lipofsky、Dale Chihuly、Fritz Dreisbach等人,成為了美國推動玻璃運動的先驅,甚而影響了整個現代國際玻璃藝術的發展。現在玻璃藝術的成就除在美國本土開花結果外,前往美國學習玻璃創作者亦不在少數,美式玻璃藝術的創意概念因而引入世界各地,使得玻璃創作的呈現更為多元精彩,這股由美國玻璃藝術家所引領出的風潮,對於當代藝術創作的影響甚至凌駕於歐洲之上。
新世紀的玻璃藝術,透過美國創作者展現出無比的創意及革新精神;玻璃作為藝術表達的材質,在創作者的手中為玻璃藝術寫下了新的定義。以玻璃作為形式,又超越形式,並且擺脫傳統工藝表現下的完美標準,而將玻璃材質的可能性無限延伸。無論是以複合媒材、垂掛式、壁掛式、或是運用基本技法加以變化的作品,創作者在過程中不斷地反思,不斷地超越藝術表達的極限。
羅絲金恩(Ruth King)
羅絲金恩(Ruth King)為美國當代活躍的玻璃吹製藝術家與教育家,目前為阿爾弗德大學的副教授。金恩的作品主題多樣,形式自由且不拘泥於固定表現方式。自霓虹裝置藝術、多媒材運用、吹製皆有所創作,她常於學院與工作室教學中授課示範,作品經常於各地展示,康寧博物館亦有其收藏。
由於美國藝術相關院校內跨學科、跨領域的教育環境,以及藝術創作的自由風氣,反映在作品中,甚至涵蓋文學、社會科學(心理學、精神分析學)、科技、融合創意與幽默、表現方式自由等多種面向的呈現。玻璃跳脫既有框架,不只是力求創作完美的材質,也是創作意念或內容的表現方式。不論是以作品的特殊造型、強烈色彩,讓人產生深刻的視覺印象或情感反應,或以磨刻文字輔助玻璃創作,使觀看過程充滿了思索的趣味,或結合複合媒材產生全然不同的視覺經驗,藝術家將創作意念完成在你我好奇探索的觀看行為下,也完成在「經驗」觀看的過程中。
不同於捷克的渾厚、日本的內斂、義大利的炫麗,美國玻璃藝術家的作品顯得創意滿堂,彷彿腦海裡源源不絕的各式奇想,藉著玻璃的材質迸向四面八方。.
編輯/文: mimi
校對: Lillian
圖片資料參考: tittot琉園教育訓練中心
【工商時間】
加入琉園官方line有現領500元典藏金 http://line.me/ti/p/@lit0833j
線上商城上線中:momo購物商城
【09/20-11/30 百貨周慶回饋活動】
消費滿額贈【2019極光桌曆】、琉璃作品【滿福豬磚】...等,典藏新品更有機會5折典藏【龍騰摘星】等作品。看更多>>https://goo.gl/LwMNq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