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5c3de34e77d4f83b8255e5fc7c52f52.jpeg

送禮、做人情在社會上非常的普遍,尤以華人社會更加明顯,是一個自而然就發生的事情,存在於每個重要的人生階段,結婚要包紅包、祝壽要送禮、生日要送禮等。但是這個所謂的「禮」究竟從何而來的?為什麼在我們的社會裡,這禮送的必須要有學問、要有研究? 讓我們先從「禮」的源由說起…

禮的古字.JPG

「禮」字原來就有敬神之意。【禮】字的古字寫作【豊】,字型像一個禮器裡放著兩串貴重的玉,原意就是禮器的意思,因為常被混淆看成【豐】。所以決定加上一個【示】字表示祭桌,變成【禮】字。 因此,禮字本意是【敬神】,後來才變成一種行為規範 。

 

在中國文化當中意義範圍相當廣泛

相傳禮起源於遠古時的祭祀活動,在祭祀中,人們除了用規範的動作、虔誠的態度向神表示崇敬和敬畏外,還將自己最珍貴、最能體現對神敬意的物品(即牛、羊等犧牲)奉獻於神靈。另外一說,在《禮記禮運》中,孔子也強調以飲食來「致其敬於鬼神」的祭祀禮儀,實為「禮」的起源之一。

43477_8.jpg
後來演化為古代戰爭中由於部落兼併而產生的納貢,被征服者定期向征服者送去食物、奴隸等,以示對征服者的服從和乞求庇護。 從一開始起,禮的含義中即有物質成分,以物的形式出現,即禮品。禮品與物品的區別在於,它承載著文化的規則(禮節)並牽涉到儀式。

 

送對「禮」來救國

芬芳遍佈-01.jpg

在春秋戰國時期,鄭國一位人士跑來向秦繆公說:「我掌管鄭國的城門,我們合作,秦軍便可以來偷襲鄭國。」於是秦繆公便派了三位將軍率兵前去襲擊。軍隊來到鄭國邊境,遇上鄭國商人弦高正趕著十二頭牛要去周朝去賣。弦高一見秦軍,一面派人回去報信,一面迎上來獻牛,說:「鄭君派我獻上十二頭牛來慰勞貴國士兵。」三位將軍一起商量:「我們本來想來偷襲,如今鄭國已經有了準備,去了也偷襲不了。」便只好撤退了。弦高機智的用自己十二頭牛避免了國家的滅亡,這是送禮送對,拯救國家的例子。

 

「禮」的誤會成為中英戰爭導火線

圖片2.jpg

在1792年乾隆八十大壽的時候,英國派了使團並帶著地球儀、火槍一類的洋玩意兒,來到中國給乾隆賀壽。在覲見這一環上出問題了:乾隆認為你這使臣見我得三叩九拜,可使臣卻認為這是對他們的人格侮辱,堅決不肯,雙方僵持不下。

愁壞了的外交大臣認為,因為禮節這麼一點兒小事不見也不合時宜,便找了個英文翻譯給皇上說:「這洋人並非不尊重您,而是他們沒有膝蓋,腿不會打彎,你讓他往那兒一跪就直接趴在那兒了,非常有失體統。」

圖片1.jpg

乾隆還很奇怪,「這洋人怎麼連膝蓋都沒有呢?」那英文翻譯接著解釋,「洋人的眼睛都是藍色的,不像我國人民是黑色的,因為還沒有進化完成,所以膝蓋還沒長出來呢。」乾隆爺一聽還真稀里糊塗就信了,接下來賀壽時氣氛就很融洽了。

因為這一事件滿朝文武官居然都相信洋人沒膝蓋這一事,就連「開眼看世界第一人」的林則徐都不例外。以至於後來英國人要出動軍隊保護他們的商業利益,林則徐的思想就還停留在四十年多前的時候,根本不相信當時已經是船堅炮利的強勢國家,直接就宣布應戰,這一下子就拉開了中國近代史的序幕。

結論:從緣由談到兩則故事,我們發現這「禮」的問題都會間接的去影響一個國家的存忙與決策,何況今天如果只是在談「送禮」這一事,送的好與不好,事宜與否都會影響著自己與接受者之間的關係,下一次我們將談關於要送怎樣的「禮」才適合呢?


編輯/:  Lillian

校對:  mimi/ Rhea 

圖片資料參考: tittot琉園教育訓練中心、  秀文苑每日頭條 ( 翻譯對乾隆皇帝說,外國人沒膝蓋,皇帝信以為賜使免叩頭之禮)、歷史故事網專欄作家-黃瑋雯老師(極光講堂內容:歷史上的各種禮與禮物)

fb banner.jpg

【工商時間】
(1)06/01-07/31 24周慶回饋活動,消費滿額贈【360度旋轉底座】、琉璃作品【天寬地闊握先機】...等,更有首三日尊榮優惠。

(2)加入『tittot琉園Line@』http://line.me/ti/p/@lit0833j
有兩大優惠:
1️⃣️現領500元典藏金
2️⃣參加投票抽5C極光琉璃作品當禮物(每月一件!!)

(3)6/09琉園現場快閃FB直播!!!環節中有抽獎外,更讓設計師親自解答觀眾關於設計工藝的問題喔~!

(4)現在還有親臨現場拍照上傳FB抽獎活動,可以將『極光』琉璃帶回家 !! 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tittot.tittot/posts/10156240080639435

arrow
arrow

    tittotblo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